查看原文
其他

启真新论 | 清明节中的中国密码

浙江大学 浙大文科 2022-06-09

● ●


提到清明节,人们的脑海里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杜牧的《清明》——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。香港曾经举办“最受欢迎唐诗”评选活动,成千上万的投票者最后选出十首经典唐诗,《清明》排名第二。这首诗道出了最容易启发中国人共鸣的情感——孝亲之思。


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我们会发现清明节不仅仅只有“扫墓”,而是内涵多元的节日。



首先,“清明”本来是个(自然的)节气,而非(人文的)节日。最早记录清明节的文献是在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中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所谓“清明”,顾名思义就是清洁明亮之意,充满了春天的青春气息。可以说,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首先是自然物候演进的一个节点。


其次,今天的清明节又是一个“三合一”节日。中国古代的春天有三个重要节日:寒食节、上巳节、清明节。因为在时间上非常相近,所以就逐渐融合,最后只留下了一个清明节。其中,寒食节历史悠久,主要内容就是禁火、吃冷食以及钻木取火等。唐以前非常重视寒食节,也留下了名诗《寒食》: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日暮汉宫传蜡烛,轻烟散入五侯家。”上巳节的核心则为古代的“祓禊”(即大扫除)仪式。所以人们常常结伴同行去水边沐浴,还顺便发展出一起踏青娱游的活动。杜甫的《丽人行》中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的句子,就是描写上巳节的景象。



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也是逐渐出现的。在早期历史中,人们祭祀祖先都在宗庙进行,并不去坟墓前祭扫,即“古不墓祭”。但逐渐地人们也开始进行“墓祭”活动。到了唐代,清明扫墓成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风俗,在唐玄宗时正式编入礼典之中,清明节成为了国家节日之一。宋元时期,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,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,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。


这三个节日都是在万物萌生、万象更新的初春时节,所以节日活动也多有吐故纳新之意。比如,寒食节的钻木取火就有“灭旧火,改新火”的寓意。但为何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春日,中国人会兴起扫墓活动,并且最终一统三大节日呢?这恐怕就与中国人强烈的孝亲情结分不开,清明节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孝亲文化。


我们可以发现,中国节日中但凡是具有辞旧迎新特点的,往往就有重要的祭祖活动。除了清明节外,人们最主要的祭祖活动在冬至、春节。春节不必说了,冬至在古代是个大节,因为这一天以后就开始黑夜日短、白昼日长。冬至标示着“阳气复生”,是太阳的新生。可见,中国人往往在最有希望的时刻会第一时间想到要祭祀祖先,和祖先一起来分享新的生活。这背后其实暗含着一种强烈的观念,就是祖先其实和自己一直在一起并祝福着自己,而自己(每代人)也要祭祀祖先、追念祖先。祖先和自己不仅仅有血脉的相连,也有同时空共同存在的理念。这恐怕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。如果从情感的角度而言,这就表现为了孝亲文化。当然,孝亲之思在中外每个文化中几乎都有,但如果说孝亲文化最强烈的,恐怕只能说中国是第一了。



从更深层次来说,中国人通过对先祖的祭祀和追念,除了表达一种报本反始的寻根意识外,也表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永恒的追求和生命延续的盼望。正如黄庭坚的《清明》诗中所言:“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”无论是圣贤还是平庸,都要面对生老病死。既然如此,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呢?在传统社会中,这种对于生命不朽的追求是通过血缘关系的不断延续来实现的。杨国荣先生就对此指出:“生命的自然延续与历史延续(文化延续)中寻求有限的超越与存在的价值(人生价值),使儒家一开始就避免了对彼岸世界的幻想,而努力在现实人生中追求和实现存在的终极意义。”



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中国人的清明节扫墓活动既表达了孝道之义,同时也体现了代际生命之间的连接。可以说,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旧的和新的、过去和现在,永远都不能分离、生生不息。这是中国文化一个很深的、也很温馨的底色。《论语》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中国的先贤们早就认识到“慎终追远”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文化有极大意义。我们缅怀先人,感恩亲情,也珍惜当下,憧憬明天,笃定前行。


再回头看看,中国人最喜爱的唐诗评选第一名正是孟郊的《游子吟》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这是一首春天的诗,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诗。这就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诗,也是中国人的情感密码、文化密码。


陈志坚 

浙江大学历史学院(筹)副教授

中国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


来源:转载自“启真新论”微信公众号

编辑:杨悦

责编:王雪

往期推荐


政府职能如何转变?浙大团队十年研究出新知

一键查收 | 浙大文科近期科研信息汇总[2022.4.4]

“宋学大讲堂”第二讲成功举办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